发布时间:2019-11-20
点击:
财联社(上海,记者 万佳丽)讯,11月18日,中信证券在互动平台介绍,公司始终密切关注并积极实践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在证券行业应用场景的落地,目前公司在区块链方面已尝试研发,尚处于技术跟踪和探索阶段,暂未形成业务场景落地计划。
此前,中信证券发布过多篇关于区块链的研报。
研报中,中信证券称,中共中心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心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要害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区块链技术能解决信任与规则问题,中长期在依次经历基础设施、实践应用和产业变革后有望真正带来社会价值,看好其在金融、司法行政、数字货币领域的率先应用,建议关注有一定技术储备的行业龙头、信息技术公司及相关硬件支持公司。
中信证券10月28日发布研报指出,区块链技术是科技领域长期战略方向之一,海内区块链应用广泛开展,其中金融、司法和数字货币领域较为领先。
根据研报,区块链技术目前已经较为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除了信息技术类公司外,政府和传统行业企业的备案项目数量不断增加。
从应用深度方面来看,在金融领域,区块链具备天然服务金融行业的特点,应用开展早且不断深化;
在司法行政领域,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司法区块链统一平台,在四级法院和商业法律服务机构已形成多节点,期待在司法部门的区块链应用可以最先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落地;
在数字货币领域,其本质是现金的数字化升级,有望带来基础技术升级与软硬件更新。除此之外,消费、电新、传媒等行业也已有项目在稳步推进。
研报指出,短期来看,比特币市场曾出现大幅波动和风险,当前总市值约12000亿元;预计政策重视可能重塑区块链市场生态,带来机遇。
中长期而言,类比4G、新能源车、创新药等行业的变革,区块链技术必将依次经历基础设施搭建、实践应用落地以及产业整体变革的历程,随着技术逐渐推进及深入基础设施中,真正为社会解决节省成本、数据防伪、透明信任等核心痛点。
中信证券分析,行业整体尚处于基础设施搭建时期,布局区块链技术的“行业龙头、信息技术公司、科技巨头公司”有望享受红利。建议关注有一定技术储备且能将技术应用到所在行业的龙头公司:
公有云巨头提供BaaS基础设施,如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等;电子行业的基础设施搭建有望先行,推荐存储龙头兆易创新、模仿龙头圣邦股份;计算机行业公司主攻各行业应用,重点推荐金融IT、司法行政信息化和数字货币标的恒生电子、东方财富、华宇软件、数字认证。另外,各行各业中的龙头公司也投入区块链应用,如消费行业推荐标的美团点评、首旅酒店;教育行业推荐标的好未来;电新行业推标的岷江水电、特锐德;传媒行业建议关注网易。
金融企业如何拥抱区块链?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国际上金融企业在区块链方面的布局,一方面是投资区块链初创企业, 2015年起国际主充金融机构纷纷开始区块链相关的投资; 另一方面是在开源架构或自建架构基础上的区块链业务实践。海内金融机构(中行、招行、平安、微众银行、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港交所等)及国际金融机构(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花旗、纳斯达克、澳交所等)在货币、跨境支付、清结算、贸易融资、ABS、风控等业务中,开始尝试运用区块链技术。
由于目前中国大部分金融机构的业务按照分业经营的原则设立而非“金融超市”式的混业经营(Universal Banking,即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业务,但同时提供包括保险、投行等各类型的金融服务,例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在海外的布局)。
金融机构在非金融行业的股权投资受到严格监管,中资金融机构目前主要通过投入内部自研而非外包的方式进行区块链技术的储备和研究,并将重点放在解决现有业务的痛点。
就商业银行而言,目前区块链主要应用在跨境支付、清算结算、贸易融资和风控等领域主要解决的痛点是原有业务交易确认和交割环节昂贵耗时、多参与主体交互认证效率低下、部分业务重复性强工作量大轻易诱发操作风险等问题。但是, 目前尚未有覆盖各主要商业银行的区块链技术协议或联盟,不同银行间开发的类似系统并不互认。
上一篇:区块链技术自主创新应坚持“用”而不“炒” 下一篇:区块链再掀热潮 警惕风口红利下的盲动
首页 | 股票入门 | 股票配资 | 股票平台 | 期货 | 投资 | 区块链 | P2P | 理财 | 黄金 | 原油